江苏书展|在扬州,读书是传统也是家风
24小时城市书房一角
来扬州有N个理由,其中有一个是感受扬州城里无处不在的书香。
昨天,来自大运河沿线的城市社会阅读组织代表参加了“阅书·阅城”扬州书香文脉考察活动。一路看下来,大家感慨良多,纷纷为书香扬州点赞。“扬州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美,但不管何时来,扬州城里的书香无处不在,阅读本身已经成为扬州人最日常的生活方式”。
回味“文章太守”的千古风流
坐落于蜀冈之上的平山堂,是一行人考察的第一站。提到平山堂,就会让人想起“文章太守”四个字。在宋代,扬州就曾迎来两位文豪级的太守,一位是欧阳修,还有一位是苏东坡。
山东省德州市崇德女子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田原告诉现代快报记者,她特别喜欢欧阳修的诗词,大部分都能背出来,此次参观后,对于他的诗词又多了几分理解。这是第二次来扬州,上一次是今年烟花三月的时候。她感慨说,不同季节扬州有不同的美。
24小时书房,体现城市软实力
扬州人有多爱读书?看看街头巷尾的24小时城市书房,你或许就知道了。
一行人来到地处虹桥坊的24小时城市书房,这家书房是扬州开放的第五家城市书房。从广陵新城的红帆驿站,到东关街街南书屋、开发区维扬路、市文化馆,再到虹桥坊,五家24小时城市书房相继开放,温和的灯光浸润着油墨书香,24小时“不打烊”的图书馆成为扬城的“精神地标”。
“打造24小时城市书房,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政府软实力的体现。”来自河南郑州的刘磊是一家名为“松社”书店的负责人,他有些羡慕地说,郑州还没有公办的24小时城市书房,扬州的做法太值得学习了。
无论是书展上对特色书店的推广,还是评选出来的十大最美书店,刘磊注意到,其中不少是民营书店,体现了扬州、江苏开放包容,不把民营书店当外人的一种态度,这是难能可贵的。
吴道台宅第走出“吴门四杰”
读书是传统也是家风
在扬州,读书是传统,也是家风。在个园,就有“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,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”的楹联,而在吴道台宅第里,也有“有福方能坐读书,成才未可忘忧国”的家训,甚至在吴道台宅第里的读书堂,就叫做“有福读书堂”。
“书香扬州,真的是名副其实呀。”一边参观,不少人一边异口同声地感慨说。
吴道台宅第最让人敬仰的,是这里走出了“吴门四杰”,那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四位杰出人士,吴征铠、吴征镒、吴征鉴、吴征铸。他们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极为卓越的贡献。如今,扬州为了纪念他们,特地将这里打造成“院士博物馆”,陈列出一些扬州籍院士的生平事迹。
“走进吴道台宅第,就能感受到读书家风对于他们的影响,读书太重要了。”田原尤其喜欢扬州的历史文化,此次江苏书展,她还特意买了十多本书带回去。(记者 鹿伟 文/摄)
- 下一篇:南海仲裁案闹剧出笼始末
- 上一篇:国家图书馆为珍贵古籍“延年续脉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