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用脚投票"倒逼读书活动多元化 贴近职工受欢迎
发布时间:2016/5/20 9:46:31 浏览次数:2869
【摘要】 据《劳动报》报道,以“悦读修身,书香上海”为主题的第十八届上海读书节各项活动,正在火热进行中。长宁区职工读书节已经举办了三届,参与人数逐年增加,这和长宁区总工会倡导多样化读书活动形式是分不开的。
东方网5月20日消息:据《劳动报》报道,以“悦读修身,书香上海”为主题的第十八届上海读书节各项活动,正在火热进行中。其中,本市各区县产业局和各类基层企业工会的读书活动,因其贴近职工,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注意力。据上海书城和本报的调查结果显示,对于在职职工来说,不仅与职业相关的书籍受到他们的喜爱,其他读物也是业余放松和提高的主要方式,其中以文艺类和社科类最受欢迎。调查:20到40岁在职人员是购书主力上海书城的调研显示,在购买图书的主要消费者中,以20到40岁的在职读者和小朋友读者为主,其中最畅销的类型为文艺类作品,其次是社科经济类和专业考试类图书,考试类图书包括公务员考试、会计师考试、计算机考试等等。上海书城的店长戴砚告诉记者,随着电子阅读的日益增长,传统书店确实受到了一定的影响,但是书店自身的优势并没有被削弱,“比如面对面的人性化服务,比如可以提前翻阅图书的开放式销售方式,还是让我们的传统实体书店吸引了一大批固定的读者群。”不少实体书店纷纷在上海“逆势开张”的现象,似乎也印证着他的说法。位于愚园路的“好久不读城市时代艺术人文书店”创始人林池曾主攻艺术类书籍,所以在这家全新的书店里,艺术类画册和立体书是书店的主流,同时配以一些人文社科类图书。“我们的书店也会配一些以书命名的简餐,但是很多顾客来我们这里还是因为我们的选书和进新书的频率很高。”林池告诉记者,前来购买图书的以在职人员较多,“除了人文社科类的图书,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为家里的孩子购买一些画册等,像我们店里的立体书就是我们的特色,这些精美图书的印刷和工艺是电子书所没有办法替代和表现的。”林池和她的合伙人已经开了两家书店,除了现有的咖啡、简餐等,下一阶段她们将会在书店里推出早餐服务,并与当地工会联合举办活动,让客户能够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。现状:读书活动参与度有喜有忧工会的读书活动走进书店,早已不是新鲜事。中交上海航道局工会干部金晶说,为了能让更多的同事们爱上读书,自己动足了脑筋。如果活动不吸引人,职工就会“用脚投票”,这也倒逼工会,以更贴近职工需求、更接地气的方式,为推进职工阅读创造条件。“以往,我们会按照一些购书网站的排名,帮职工买书。但是很多同事私下和我说,买来的书,他们不是很喜欢,看的人也很少。所以今年,我们让职工自己推荐想看的书目,统一帮他们进行购买。”金晶坦言,即便如此,也还是有不少员工不愿翻开实体书,或者翻上几页就放在一旁了。对于这个现象,她也表示理解,“毕竟现在有网络之后就方便许多。比如在地铁里翻书看,就不太方便。”所以,她特意在这次的活动中,搬出了“三位一体”的新平台理念。所谓“三位一体”就是指实体书、电子书与网站的结合。在中交上海航道局的微信中,有着这么一个栏目:电子书屋。这是她专为那些想要在上班路上看书的职工开设的新便捷窗口:只要打开微信公众号,点击进入“电子书屋”,搜索自己想看的书,就能立刻看到。长宁区职工读书节已经举办了三届,参与人数逐年增加,这和长宁区总工会倡导多样化读书活动形式是分不开的。在今年刚刚开幕的“魅力长宁,书香同行”读书节上,读书项目推介是这次活动的主体,同时配合长宁区“微镜头、微感言、微电影”系列大赛等内容多样的活动形式。长宁区总工会宣教部部长王亚文说,有些单位的学习方式依然比较传统,读书的内容集中在读后感、演讲等形式,但更多单位开始结合自己的行业特色或工作特点,开展读书活动。形式的多元化,是读书活动蓬勃开展的重要原因。建议:试着和书“谈一场恋爱”在采访中,很多人不约而同地提到,要让职工真正地爱上读书,固然需要各种有吸引力的活动平台,但最重要的,还是个人的选择。杂志编辑小施说,在大学参加读书会的时候,几乎每天都沉浸在书的海洋中。那时候的她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,每天晚上围坐在一起,大家手捧同一本书,每人轻声地念一段文字。“那时候我们还有规定,周一是哲学日,周二是文学日,周三是历史日……反正每天都有不一样的主题,因为我本身比较喜欢文学和世界经典这两部分,所以这两场主题的读书会我是每周都参加,有时候还会翘课,就为了和同学们读上这么一段文字。”在她看来,整个学生时代她都在和书籍热恋。由于深受学生时代的影响,毕业后的她选择了杂志社编辑作为自己的工作,“怎么说,就像鱼离不开水,我觉得我是离不开书的。”平日里和文字一直打交道的她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厌烦,反倒是因为这份编辑的工作拓宽了她阅读的范围。“如果我这周有一个关于食谱的选题需要编写,那么我就会去翻阅里面食材相关的书籍,比如说《食经》、《雅舍谈吃》等等。”她表示,如果让她平时选择看书的话,自己是万万不会看这一类的书。“就像是不断地和‘男朋友’磨合,不断地能发现他的另一面吧。”虽然小施工作后仍在和文字打交道,但是当初一起参加读书会的其他同学则不然。她告诉笔者,现在虽然她还会参加读书会,但是最尴尬的时候只有她和会长两个人在。“那天正好是下大雨的时候,又正好是世界文学专场,本来人就少,等我到的时候,只有我和会长两个人面面相觑。”这次的事情也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爱书人数量日益减少,“毕竟很多人不像学生时代有这么多的时间去读书了。”小施说自己每天都会保持睡前看1-2小时书的习惯,“如果睡前不看书的话,我反而会睡不着了。”她说,虽然自己每天都看书,一个月内可以看掉2、3本书,但是这并不表示她会不断地看新书,“有些经典,每看一遍都有新的味道,都有新的理解与意思。”或许,这也是她和书籍保持这么多年“热恋期”的秘诀吧。她希望有更多的人都能试着和书“谈一场恋爱”,感受人生的别样之美。
- 下一篇:读书何必与“明星同款”
- 上一篇:镇江举办“以书会友,快乐阅读”读书交流会



